搜狐娱乐专稿(李小狼/文)2024年的综艺市场,似乎走出了“没钱没爆款”的阴霾。

至少,爆款先来了。上半年有《歌手2024》,下半年有《再见爱人4》,这两档节目都是出圈的热门综艺。

数据也略有回暖。据云合数据,综艺节目上半年的正片有效播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或许可以用“好了,但没完全好”总结这一年的综艺市场。

最本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灵光乍现的爆款暂时还救不了综艺行业,金主们并没有回心转意。当招商难常态化,综艺人更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他们正在探索,也将继续探索下去。

01 “歌手”与“爱人”

先从两档热门综艺和它们所代表的赛道说起。

上半年,《歌手2024》率先盘活了综艺市场。先是“五旬老太守国门”,再是包括韩红在内大量歌手纷纷“申请出战”

根据官方战报,这档直播音综,12期收视率三网第一,全网热搜超1.8万。有网友统计,播到第二期,这档节目的品牌赞助已经高达22个,广告片47支。

关注度、讨论度之高,堪称综艺界的“春晚”。

在年末回望,《歌手2024》的爆火,像主流华语乐坛落寞后的一次触底反弹。在部分缺乏硬实力的爱豆、流量歌手占领舞台后,观众苦假唱、修音久矣,而直播的形式,恰恰扯下了这块遮羞布,“全开麦、0修音”。尽管也有网友质疑节目存在修音,但直播这种近年来在音综里少见的模式,仍带动了观众的热情。

而在阵容中加入唱功一流但缺乏国际知名度的外国歌手,更是让这场综艺在互联网上,成为抒发民族情绪的通道。

或许也可以说,《歌手2024》是一次情绪加情绪的爆发

以《歌手2024》为代表的音乐综艺,在今年同样迎来了爆发。

不完全统计,2024年播出的音综大概在25-30档左右,既有新综艺如《闪亮星电音》《闪光的夏天》,也有综N代如《披荆斩棘第四季》《新说唱2024》。

据欢网大数据,2024年卫视收视TOP20综艺之中,音综占比达30%。据云合数据,截至11月中旬,2024年上新季播综艺中,音综的有效播放量位居第一(与旅综并列),占比达18%。

下半年,《再见爱人4》则成为了新的“综艺春晚”。

在网友高涨的热情下,节目组顺势推出加速观看礼,花3元就能提前观看下一期节目的部分内容。最火的时候,3元一集的抢先版能达到880万+的播放量。

舆论场上,《再见爱人4》激发的讨论堪称现象级,涵盖的话题更是重量级——爹味、NPD、家庭主妇的现状与困境、被全方位审判的素人女性、反对围剿素人女性、婚姻中的权力与地位、综艺的剪辑之道……

它既当下又现代,它既让人共情又让人厌烦,它既是女性的也是男性的。或许正是因为《再见爱人4》如此包罗万象,所以才能成为年度大爆综艺。

而以《再见爱人4》为代表的恋综,今年的关键词则是稳中向好

据云合数据,2024年,各平台上线恋综13部,较23年增加1部,较22年减少9部,但有效播放占比提升至9%,在今年上新季播综艺中,排名第六。

市场上,恋综基本以综N代为主,各大平台都有重点打造的恋综IP,如腾讯的《心动的信号》《半熟恋人》,芒果的《再见爱人》,优酷的《怦然心动20岁》等。

发展至今,恋综已成功培养一批受众,基本以21-33岁的女性为主。

在很多网友还未曾听闻“彭高翁清雅”的名字时,恋综观众已经把这对CP线下BE的新闻送上了热搜第一。这侧面验证了恋综的整体生存现状——受众或许没那么广,但忠实且固定。

从这个角度看,恋综或许还会继续坚挺下去。

02 变化与自救

两大热门综艺之外,今年的综艺市场还有一些新的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是喜剧综艺的高调回归。脱口秀在主流舆论场缺席的一年后,几大平台在今年打响了喜综回归战。

《喜人奇妙夜》率先打响第一枪。这档由米未出品的喜剧综艺,延续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赛制,主打“素描喜剧”(即sketch),最终在豆瓣拿下7.5分。随后《喜剧之王单口季》和《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两档脱口秀综艺的同期对打,将喜综回归战拉入高潮。

相较之前,这两档脱口秀综艺都有不小的进步。

首先是赛制的进化。在《喜剧之王单口季》中,明星的重要性被大大降低,他们的投票不再能决定选手去留,这既避免了某些嘉宾被骂,也让比赛更公平。

其次是对新人演员的挖掘与资源倾斜。两档节目中都有不少新人演员的身影,尤其是《喜剧之王单口季》,让已成名的老选手当队长,上台演出但不参加比赛,位置留给新人。

最后是与当下火热的女性话题的有机结合。两档节目中,都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女性选手,如小鹿、唐香玉、鸭绒等等。

这样的改良,也使得这两档节目无论热度还是口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不难发现,喜剧综艺已经成为各平台/卫视正在重点布局的又一赛道

浙江卫视入局开心麻花团综,彰显了其加码喜综赛道的决心;平台方面,《轻轻松松喜剧节》《喜剧大会》《抖包袱大会2024》《今晚开放麦2》《单排喜剧大会》《开播!情景喜剧3》《今晚有演出》《跨界喜剧王·抖包袱大作战》《我和我的家乡》等各种形式的喜综均已上线或正在筹备中。

这两年,综艺行业还加深了“综艺+”的探索,即在一档综艺中叠加多种不同元素。

旅游、音乐、推理、喜剧、恋爱,女性、游学、地域特色,都能进行排列组合。

旅游是最好用的万金油,几乎可以包容一切其他元素,如旅游+音乐有《音你而来》《友趣的日子》《鲜活唱游团》,旅行+恋爱有《再见爱人》,旅行+学习有《跳进地理书的旅行》,旅行+游戏有《哈哈哈哈哈》《现在就出发》……

其他如女性+推理有《女子推理社》,推理+喜剧+地域特色有《惊叹俱乐部》,音乐+地域有《乐在其中》《听!冰雪的声音》,恋爱+地域有聚焦大湾区的《心动的信号7》,喜剧+恋爱则有正在筹备中的《恋爱般的喜剧》……

越来越细分的垂类综艺是大趋势,我们在之前的综艺行业年度观察中已经提过。但叠加新元素的做法,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行业的自救探索。

之前的年度综艺观察中,我们还提到综艺的形式在自我进化,以《毛雪汪》《闪亮的日子》为代表的一批微综艺崛起且市场表现不错。

到2024年,微综艺已成为新的流行趋势。据云合数据,2024上半年,小体量微综占比显著增多,部数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

各大平台都在争抢这个赛道。腾讯在今年春季推出“微综艺计划”,目前已上线《海、渔村和三个笨蛋》《超甜搭档》两档节目;爱奇艺在12月初也官宣了“微综艺计划”,并公布了25个节目;芒果则在11月发布了包含120+微剧微综的片单。

微综艺的时长通常在60分钟以内,体量小,相对的成本也会更低。制作上相对较低的门槛,也让其更加灵活,在对热点的追赶上更迅速,如爱奇艺计划在25年春节期间推出《年年友好食》,其片单中的《跟着留子回中国》《超大号美人》等节目,全都精准踩中当下的热点。

或许,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综艺在短视频时代的顺势而为,打不过,就加入。

03 但没完全好

有了爆款与新的、积极的变化,综艺行业变好了吗?

或许还没完全好。

最直观的是招商。在这方面,今年甚至不如去年。击壤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的招商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只有综N代的招商情况相对乐观。击壤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电视综艺招商TOP20中,综N代占比超六成,网综招商的TOP10中,综N代占比六成。

据不完全统计,综N代中,《歌手2024》共拿下30个品牌合作,《种地吧2》拿下26个。有受众基础和IP认知度的综N代,已成品牌方最优先、最安全的选择。

但寒冬之下,即便是综N代不也保险。恋N代《怦然心动20岁4》、有许凯、彭昱畅、陈哲远等明星加盟的《密室大逃脱6》等综艺都没有逃过裸播开局。

《2024中国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报告》中,某饮料品牌称2024年“整体预算偏保守谨慎,根据市场波动灵活调整”,某汽车品牌则表示“老板的要求就是用更少的钱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更少的钱,更保守谨慎的投放选择,这也是综艺行业正面临的招商现状。

今年较明显的追投现象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歌手2024》开局仅6个品牌赞助,节目第一期爆了之后,才有更多品牌方跟进。另一爆款综艺《再见爱人4》亦是如此。金主们如今对待综艺节目的态度,是有待观望,谨慎投放

当然,这并不仅仅是综艺行业的问题。整个长视频产业,都面临相似的问题。

在短视频的冲击下,不光是抢夺用户,在抢夺金主方面,长视频也不再占优势。据QuestMobile数据,今年上半年,乳制品行业在综艺方面的广告费用,占比仅有17.1%,去年同期数据为24.5%。

相应的,乳制品行业在短视频渠道则增加了预算——去年同期广告费用占比为19.8%,今年则增长至37.2%。

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爆款救不了综艺,它甚至连芒果超媒都难以拯救——芒果超媒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4.59亿,同比下滑27.41%。

以目前的大环境,综艺行业几乎不可能再回到动辄上亿冠名的黄金时代

04 会员套娃与内容乏力

面对没钱的困境,综艺行业今年持续探索的解法是TO C——从让品牌买单,转变为让观众买单。

三四年前,市面上的综艺节目大多采取正片免费,加更等内容需要会员付费的模式;或者仅是VIP可提前看。而现在,很多综艺变成了VIP内容,提前观看已成SVIP用户的福利。

会员模式确实能够缓解招商压力。当初裸播到底的恋综《半熟恋人》,其制片人在采访中表示这档综艺凭借会员收入已经覆盖了成本。

发展到2024年,会员已经开始无限套娃。先是VIP,再是SVIP,现在是单集付费

上文提及的开局无赞助裸播的《密室大逃脱6》,就尝试了单集付费的模式。要想第一时间观看预热节目《超前聚会:特调小队新旅程》,需要单独付费。即便是SVIP用户,那也是另外的价钱。

《密室大逃脱IP对撞记》《披荆斩棘4》《院人全年无休计划2》等综艺,均采取了不同的付费模式。其中《院人全年无休2》更是重量级,采取每集付费模式,会员尊享单期8元的特惠价格。观众要想第一时间看完全部6个案子,打包价48元。

付费效果整体来看是不错的。如预热节目收费的《密室大逃脱6》,上线后很快登上了云合数据霸屏榜第二名。

某种程度上,这是好事。综艺行业陷入艰难前行的局面,年年哭喊招商难,正是因为其过于依赖品牌广告的商业模式。

太依赖广告,导致综艺行业抗风险能力很低,一旦招不到商,项目就难以落地,也会导致整个市场过于依赖综N代,新综艺难出头。同时广告商话语权增大,有时还会对节目口碑造成影响,比如《歌手2024》被吐槽“在广告里听歌”,《声生不息·大湾区季》中硕大的广告logo严重破坏舞台美感。

增加了TO C的商业模式,起码多一个保障。但到达用户层面,很多观众对这种付费模式并不买账,并将之视作“割韭菜”行为。

观众心理不难理解。毕竟,在VIP的基础上设置SVIP已是变相再付费,而在SVIP的基础上,还有单独付费。不少观众在一些吐槽付费模式的帖子下,甚至会分享免费盗版资源以示不满。

本质问题在于,商业模式的转变,并没有促使综艺在内容上同样做出转变。换言之,让观众心甘情愿地买单,是需要有好内容的。而你们有好内容吗?

或许有,但肯定不多。

每集付费的《院人全年无休计划2》,在豆瓣上的评价并不算高。现如今综艺推行的付费模式,依靠的仍是粉丝经济,而非内容。

观察不难发现,这些采用了付费模式的综艺,基本都有固定受众且粉丝粘性极高。尤其是能每集付费的《院人全年无休计划2》——从《名侦探学院》走出来的“院人”,早已拥有小众但忠诚、固定的粉丝群。

包括一些需要付费的剧集团综,如《与凤行》团综《推市营业中》,瞄准的也是粉丝群体。

回到内容,市场的主流仍是复制爆款,顶尖创意在国产综艺里是稀缺的。

靠9分+超高口碑起家的《再见爱人》系列,能在韩综里找到类似创意的《我们离婚了》;这两年表现较不错的新IP《女子推理社》,则是购买了韩综《女高推理班》的版权。

《歌手2024》的直播模式火了之后,下半年紧急上新一批直播音综,如《我们的歌》《百分百歌手》等。

我们的综艺行业,也未形成一套成熟且高效的制作流程,换言之,流水线生产的质量不够稳定。就像《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在豆瓣拿下9.3的高分,而同个导演制作的《花儿与少年6》豆瓣3.9分,仿佛前者的高口碑是误打误撞。

有网友说《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全靠几位气场相合的嘉宾支撑。这揭示了综艺行业的另一个问题,过于依赖嘉宾。依赖嘉宾的星光,也依赖嘉宾的综艺感与个人魅力,甚至还依赖嘉宾能带来的争议话题。

下半年的大爆综艺《再见爱人4》,靠麦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话题、流量与钱,但当一位素人女性被推至风口浪尖,被全方位无死角的观察、审判,需要思考的是真人秀伦理问题。尤其在如今的赛博审判时代,黑红出圈的弊端只会越来越明显。

从TO B到TO C,是综艺行业对多元商业模式的有效探索。如何让内容匹配TO C的商业模式,是综艺人在2025年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


更多

猜你喜欢

145
703
499
637
602
791
845
745
717
371
更多

相关热播

699
138
485
945
950
524
405
164
471
788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